|
工作目標:
- 為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,在新高中課程下推行「其他學習經歷」,以彌補新高中的科目;
- 為學生提供不同的「其他學習經歷」機會,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、與工作有關的經驗、社會服務學習、藝術發展和體育發展。
|
|
建議最少的課時
(或相等學習時數)
分配(小時)
|
德育及公民教育
|
5 %
|
135
|
與工作有關的經驗
|
社會服務學習
|
藝術發展
|
5 %
|
135
|
體育發展
|
5 %
|
135
|
|
|
總共405小時
|
德育及公民教育
本校一直以來皆非常重視學生的德育及公民教育,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對自己、對別人、對社會及對
國家負責任的人。新高中的德育及公民教育亦延續這一理念。
策略:
- 結合班主任制度;
- 提供不同的海內外交流活動,擴學生的視野。
措施:
活動:
現時或過去曾組織的活動,包括:
與工作有關的經驗
具體措施:
- 午間行業講座;
- 事業輔導課程,於周會時間進行,升學就業輔導老師提供材料,班主任負責教授;
- 職場或院校參觀;
- 升學講座。
社會服務
目的:
- 培養服務他人的精神;
- 認識弱勢社會的需要;
- 學懂與不同的人相處。
具體措施:
- 安排學生售旗,事前會介紹服務機構的服務對象,中四及中五每班每年皆有一次;
- 擴大長者學宛的活動,提供訓練課程,並學懂如何與長者相處;
- 外出探訪不同機構,使學生對社會有更深的認識;
- 與其他機構合作。
藝展發展
目的:
- 培養欣賞藝術的態度;
- 學懂欣賞不同的藝術;
- 掌握其中一種藝術活動的表達方法與技巧,從而能有效表達自己的感受。
策略:
- 替高中學生額外提供不同的藝術課程;
- 延續初中體藝的興趣課;
- 組織不同的藝術活動供高中學生參觀或欣賞。
具體措施:
- 校方替高中額外提供定期(逢星期二或星期五)多元化的藝術課程,讓學生可依自己的興趣選擇合適的活動,課程包括: 生活藝術、形象設計、視覺藝術、攝影、棋藝、服裝設計及書法班等。;
- 定期的藝術課程分為上下學期各十節,使學生能參與不同的藝術課程;
- 所有課程皆由具藝術專長的本校教師或外聘導師任教,以保證各項課程的質素;
- 除了參加額外提供的藝術課程外,高中的同學亦可延續參加初中體藝的興趣課的各類藝術班,以深造自己一直以來感興趣的藝術活動。
體育發展
目的:
- 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;
- 使學生的體能達到一定的程度。
策略:
- 結合正規課程內的體育科;
- 提供不同的非正規體育活動,包括:陸運會、水運會、體適能訓練等。
|
|